如果没有把感染者居家的食物、衣服、被褥当作医疗废品处理的发言,如果没有抄家式硬核防疫,单就那点穿戴、那点臭美,还有“点读笔”式的发言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其实,李局宣布的硬核防疫措施不是人家李局一个人定的,她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发言人、复读机。
只是当人们心情糟透了之后,在鸡蛋里挑骨头往往都不是事儿,何况还有那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李局的这波疫情似乎越来越猛烈了。有人质疑年龄造假,有人质疑学历造假,有人质疑升迁有猫腻,有人质疑能力有问题。
面对舆情,晚半拍的反应也是反应,被动的后知后觉突然认识到不能再这么“抄家式”防疫了,随后的病家终末消毒“五个不准”出台了。
一、墙壁(壁纸、乳胶漆、硅藻泥)、壁画等均不准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进行消毒。 二、对病家衣服不准作医废处理。 三、所有家具(衣柜、书柜、橱柜、斗柜)柜门,箱、包等均不准打开。 四、病家沙发、床品等不准喷洒消毒液。 五、对病家情况、消毒记录、视频影像保密,不准通过任何形式对外泄露。
新时代的思路必须跟上新时代的节奏和步伐,新时代的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预期和要求。拍脑门子的想当然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所需的法治与文明要求。
“消毒之后还要把冰箱里的食物和病人用过的床品全部作为医疗废物处置!”这种事儿真是让人着急,这种烂得不行的办法也能想得出来?不但能想得出来,还能说得出来、做得出来。
服务者就不能站在被服务的人的对立面。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做法问题,这是典型的意识淡薄问题、立场错位问题、位置优越问题。总结一句话,就是作为担当的问题。
陈旧的硬核管理思维与新时代人性服务已经呈水火不容之势。不能搞清楚管理与服务的内涵,不能及时转变思路和观念,今天有李局,明天就会有周局,后天就会有吴局,大后天会有郑局,百家姓多了去了……